和《水浒传》里的吃喝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也不够精致了

和《水浒传》里的吃喝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也不够精致了

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常教导我们,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

水浒是指《水浒传》,三国是指《三国演义》。之所以不建议我们读,他给出来的理由是:“年少读水浒瞎讲义气,动不动爱打个架;老了看三国想到自己这一生被各种算计又无能为力,太难受啦!”

虽然语文老师嘴里总这样嚷着,但是他却是整天拿着本《水浒传》在翻看着。也不时在轮他值班的早晚自习课,及上课的时候穿针插缝的给我们讲这本书。他给的解释更为理直气壮合乎逻辑了——“我老啦,得多看看这些书,找找年轻的感觉!”

我们是他带的最后一届学生。准确的说,是他退休又返聘回来带的最后一届学生了。他说带完我们这届之后,他一定要退休了。他已经早早规划好了他的退休生活,之前是打算退了休去旅游;老伴去世后他返聘回来又带了几届学生,退休计划也改成了去女儿所在的城市,带外孙,学太极,再种几盆花。

他也常讲他女儿所居住的南方某城市,讲假期过去看那边的人是如何精致的生活着。用他的话来说“咱们这个地方别说有现代这些精致了,咱们就是和《水浒传》里比,也过得不够精致了”。

我们生活“不精致”,具体下来无非是“吃喝玩乐”。

比如生活中最平常的喝茶。

茶是我们日常的饮品,我老家最常喝的茶是砖茶。

和《水浒传》里的吃喝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也不够精致了

砖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看起来像砖头一样茶。这样的茶块尺寸比较大,通常是三斤四两(即1700克)为一块,压制的条索非常紧,很难将茶叶分离抽出。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家里常年备一只小斧头,专门用来劈茶!

在地上铺上报纸或者别的东西,把买回来的整块的砖茶放上去。然后拿斧子拆成小块,再将这些小块装到带盖子的铁桶或者大的瓷坛子里。等到喝的时候,再拿出来一小块泡水。

当然,我们喝茶的时候,茶壶也比较大。拿热水冲泡,茶叶是一直泡在壶里的,直到泡出来的茶没了颜色才换块茶叶。喝的时候倒在杯子或者缸子里,有时候也拿碗喝。泡得酽酽的茶,用碗盛着喝,大口饮下,在当时算是很常见的喝法了。

另外一种喝法是煮,直接把茶块放在锅里,加水一直煮开。再把煮透的茶叶捞出来,然后往锅里加牛奶、炒米等,有条件的可以加干肉或者其他。边加边舀着搅拌均匀,然后把煮好的茶拿勺子盛到碗里,配着果条就算早餐了。

PS,果条不是水果做的,而是一种面食。如下图。

和《水浒传》里的吃喝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也不够精致了

《水浒传》中是如何饮茶呢?

唐穆宗长庆年间的左拾遗李钰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王安石也在《议茶法》中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由此可见,在以宋朝为背景《水浒传》里,茶已经是平民日常的饮品。

九天玄女娘娘赐宋江的仙茶,罗真人款待宋江等人的仙茶,智真长老请赵员外喝的活佛茶,李师师亲手递与宋江等人的香茗,都属于当时的极品茶。泡茶、姜茶等那算是寻常小店的解渴之物,并不珍贵。

可见水浒中好汉们喝茶除了日常,也是有等级之分的。

就拿小说中王婆卖给西门庆的茶来说吧,分别是梅汤、合汤、姜茶和宽煎叶儿茶。

这放到现代,妥妥的风味调饮茶啊!更关键人家还是真东西现煮呢,比现在各种冷水泡添加剂、色素是健康多了。

梅汤是什么呢?应该是茶中放乌梅煎制,口感类似现在的酸梅汤吧。

合汤看小说里描写更像一种加了果仁、蜜饯之类的甜茶,大概像现在遍地奶茶摊里提供的那种不加奶的风味茶和调味茶。

姜茶倒是容易理解了,把姜片和茶一起冲泡,现代做法加糖口感更好。

宽煎叶儿茶也是一种煎茶,是指把茶叶或者茶块放到茶锅里煎煮而成。叶儿茶是指制作成片状的茶的统称。“宽”是指略微的意思,宽煎叶儿茶是指略微煮一煮,这样能保持茶香。

王婆的茶摊在小说中已经算是规模比较小的了。一是开在县城二是由王婆独自经营的,没有书场,也没有茶博士,生意算不上兴隆。但是,她的茶摊所提供的茶水与我初中时代对比,用语文老师的话来说,显得我们完全不精致讲究了。

讲到这里,还要补充两个问题。

和《水浒传》里的吃喝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也不够精致了

一是宋朝的主流饮茶法,二是关于糖的问题。

宽煎叶儿茶这种做法更接近散茶法,而宋代饮茶主流其实是点茶法。

点茶是将茶末置于茶盏中,再拿沸水向盏中冲注。随着点茶法的普及,在宋代的“茶”是比较强调“细”的。比如宋代诗人林逋的诗“石碾轻飞瑟瑟尘,乳花烹出建溪春”中的“瑟瑟尘”;再比如苏轼的诗中“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中的“飞雪轻”都是形容茶末的。

我小时候家里放砖茶是一个带盖子的铁皮小桶,使用多年,桶底难免有些茶末。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了“点茶法”想自己去试试。于是把桶底的砖茶末子倒出来,拿水冲了,好不容易等水凉了,连茶末一起喝下去,又苦又涩噎得直咳嗽出了眼泪。

长大后才知道,《水浒传》中宋代的饮的茶与砖茶的做法是完全不相干的。

宋代的“茶团”“茶饼”做法比较独特。

南宋赵汝砺的《北苑别录》中记载,将茶芽蒸过之后“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去其膏”。“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谓之翻榨。彻晓奋击,必至于干净而后已”。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符合我们现代的看法,现代认为把茶汁去尽那这茶还能叫茶么?但是在当时的要求来看,这样的制茶才是主流。榨过之后,再研磨,一直磨到“荡之欲其匀,揉之欲其腻”,再“微以龙脑和膏”。也就是说,宋朝的冲点出来的茶是乳浊状的,再加上掺了香料,味道甘芳。

这点,小说《水浒传》中也有体现。

赵员外送鲁智深去五台山出家,对智真长老说明来意,这长老痛快答应后就吩咐拜茶。“只见行童托出茶来”,这茶是“玉药金芽真绝品,僧家制造甚工夫。兔毫盏内香云白,蟹眼汤中细浪铺。战退睡魔离枕席,增添清气入肌肤。仙茶自合桃源种,不许移根傍帝都。”

由于当时的茶贵“纯白”,所以越是好茶,越是注重盛茶的容器。白色的痕迹在黑瓷盏上显得最分明,因而《茶录》说“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xié)之久热难冷,最为重要。”

《水浒传》中提及“茶”也常用“托出”或者“捧出”。

比如讲裴如海在报恩寺请潘巧云和潘父,也是先敬茶,“只见两个侍者,捧出茶来。白雪定器盏内,朱红托子,绝细好茶”。

这里的“托子”是指茶托。

因为茶末用沸水点冲,茶盏很烫,而且没有把手,所以搁在托子上,更方便一些。宋代日常茶托以漆托为主,就是小说中提到的“朱红托子”。但是,漆托不容易保存,所以现在出土比较多的是瓷托或者其他的金属托子。

不过,到了今天,大家不管是喝什么茶,是像我小时喝的那种砖茶,还是绿茶、花茶等,已经属于散茶。茶道或者其他的茶艺表演,同样也以散茶法套路。

和《水浒传》里的吃喝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也不够精致了

说完茶,再说说糖。

用当时语文老师的话来说,糖算是我们远比《水浒传》时代精致的东西了。

我国上古并没有蔗糖。提到甜食时,是“枣、栗、饴、蜜”,其中,饴一般是指麦芽糖。唐贞观二十一年,太宗遣使到印度摩揭陀国学习制糖法。从此中国开始制造红糖。北宋的糖以“紫为上”、“浅白为下”,可见还是属于红糖。白糖要到明代才有。

这大概也是《水浒传》中并没有提到糖的原因吧。

在我初中的语文老师看来,我们除了饮茶不精致外,喝酒与饮食的粗放程度,也与梁山好汉不加上下的架式。

有专家指出来,《水浒传》中的酒描写有277处,120回章节里有酒的占104回,占全章节约86.7%。酒的描写贯穿了《水浒传》的始终,在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在初中读《水浒传》的时候,除了感慨书中饮茶的多样化之外,一是佩服好汉们的酒量,二是想知道拿枣子下酒是什么滋味?

和《水浒传》里的吃喝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也不够精致了

我们当地饮酒除了酒杯之外,也用银碗和瓯子(方言,其实就是不带把的瓷杯,直圆桶状),差不多能装一两至二两。敬酒的时候,有时候碰杯仰头一两进了肚,一顿酒下来,喝一斤多也不算太少见。

但是,与《水浒传》中的好汉们比,我们的酒量差了太多了。

比如:第四十五回写“老儿饮罢道:‘好酒,端的味重!’和尚道:‘前日一个施主家传得此法,做了三五石米,明日送几瓶来与令胥吃。’”

连和尚都学会了自己酿酒,一送便是几瓶,想见当时的人应当是擅饮的吧,也可见酿酒与饮酒的普遍。

再比如,“武松打虎”之前的“饮酒”。

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岗”。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梢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力气!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武松)前后共吃了十五碗酒。绰了梢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岗’!”手提梢棒便走。

酒家对这酒的介绍是“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岗去。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岗’。”但是,武松却吃了十五碗。就算不是大碗,普通的碗,舀满水也得七、八斤吧?这么多白酒喝下去,这酒量实在了得!

鲁智深比武松酒量还大,他在桃花村时,吃饭的情况是:“随即叫庄客取一只熟鹅,大碗斟将酒来,叫智深尽意吃了三二十碗,那只熟鹅也吃了。”虽然说三二十碗是个约数,但是起码是上了二十多碗了。

更不要提在大相国寺,偷菜的泼皮被鲁智深教训服帖后,请鲁智深吃饭时,是“凑些钱物,买了十瓶酒,牵了一个猪,来请智深。”后来鲁智深回请众泼皮,是“叫道人去城中买了几般果子,沽了两三担酒,杀翻一口猪,一腔羊。”

这酒量,对比我身边最厉害能喝两斤白酒的亲友,完全是辗压级的。更何况,好汉们还吃了熟牛肉、肥鹅和其他热菜。这饭量和酒量约等于我们一家四口的总和啊。

果真是好汉的世界,非寻常百姓能闯入的!

我长大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我们现在的酒是蒸馏酒,酒精含量可达60%。而《水浒传》好汉们大碗饮的是“发酵酒”,也称“酿造酒”,其酒精含量一般在18%左右,甚至更低。因而,武松才能喝得下那七八斤的酒水。

历史考据的结果是,蒸馏酒到元朝才产生。《水浒传》描写的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的故事,而北宋与元朝中间还隔着一个南宋一百五十年,然后才是元朝。

这点其实小说里也提了,只不过我当时年少,读得不够深刻。

比如,第四回写五台山下小酒店“破瓮榨成黄米酒,柴门挑出青布帘。”第六十五回写张顺遇险后从江里爬上来,遇到一个小酒店,一个老汉“半夜里起来榨酒。”

和《水浒传》里的吃喝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也不够精致了

除了茶与酒之外,在吃这方面,《水浒传》中的好汉们虽然算不上精致,但是也并没有十分粗糙。

比如,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逃至代州雁门县,巧遇金氏父女,金氏父女便设宴款待他,这时的描写是:“老儿和这小厮上街来,买了些鲜鱼、嫩鸡、酿鹅、肥鲊、时新果子之类归来。一面开酒,收拾菜蔬,都早摆了,搬上楼来。”

再如, 晁盖等夺了梁山泊后,举行庆贺宴会,是这样的:“自酿的好酒,水泊里出的新鲜莲藕,山南树上自有时新的桃、杏、梅、李、枇杷、山枣、柿、栗之类,鱼、肉、鹅、鸡品物,不必细说。”

列举出了这么多,这么丰盛,也足以证明当时的吃食花色相当丰富。

我们老家请客的席面大体也是如此。只不过,没有鹅,而是必上羊肉。不过,水果确实是没有水浒中丰盛。时令水果也是市面上极其常见的瓜果梨桃桔等会比较常见,我吃枇杷等水果还是后来去漳州。直到现在也没吃过新鲜的梅子,只能吃腌制过的梅肉——煮酒论青梅只能停在想象中了。

幸好《水浒传》中除了写这些丰富的吃食之外,更多还是体现了寻常百姓家的普通食品。比如炊饼、汤饼、蒸饼、烧饼等。

宋朝凡是用面粉做成的食品,都能叫饼。烤的是烧饼,或者炉饼,加点芝麻叫胡饼;蒸的叫蒸饼或者笼饼;武大郎卖的炊饼其实就是馒头;至于汤饼其实就是面条。

这些面食对于我来说,那就亲切多了。

水浒传中的“汤饼”类似老家常吃的“片儿汤”,做法也简单。用一只手托着和好的面,另一只手往锅里撕片。或者拿刀把面切成片状——现在吃面还是这样做的。

宋代也有“索面”,就是我们说的细条面。也是拿刀切成细条,这点也算对刀功有些要求,保证不切手还得销得粗细一样。于是,大家愿意去买专门加工好的“切面”与“挂面”。

《水浒传》第四十五回中提到“无甚稀罕物相送,些少挂面,几包京枣。”可见,那时候挂面也不算稀罕物了。

和《水浒传》里的吃喝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也不够精致了

初中读《水浒传》还有另外一个疑问是为什么没有提到“烟”?

等到后来认真学了历史才意识到,作者写《水浒传》这本书的时候,我国还没有烟草呀。烟草的传入略晚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以这部权威的药典没有收录烟草。据方以智《物理小识》介绍,烟草是明万历末年传入福建漳州和泉州的。及至明末,吸烟之风已经很盛行了。

最近又在重新读《水浒传》,兴趣点从年少时的吃吃喝喝转到了小说中的武器与建筑上,过几天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书话

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2021-3-3 9:33:51

书话

我借出去的书的下场

2021-3-12 22:03: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