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水浒传》可以算得上是“四大名著”里,我相对了解比较多的一部作品了。

除了小时候听过一部分评书外,我的初中老师多次讲解过《水浒传》中的一些有趣的知识,我那时候还因为理解错误,闹出来很多笑话。

这些事情,我在和《水浒传》里的吃喝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也不够精致了 中提到过。

那时年少,用老师的话来说,”你们关注的点,无非是吃吃喝喝,打打闹闹”。事实上,是老师刻意引导着我们,去只关注这些吃喝与部分断点式的打闹。

提到“打闹”,那不得不提到好汉们的“装备”了。虽然赤手空拳打死某恶霸,或者乱拳打死拦路虎都是酣畅淋漓的打法,但是多件称手的兵器,也是不失好汉身份,且能更有利好汉战斗力的输出。

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在看小说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好汉们用的兵器几乎都不一样。

总结一下,出现的兵器大概有剑、矛、铜链、铁链、铜剑、铜刀、(钢)刀、钢鞭、狼牙棒、枪、禅仗、斧、叉、杆棒、 弩 、方天画戟、枣木槊、锤。

我在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枣木槊”觉得陌生,看到“方天画戟”会想到吕布……差点串到《三国演义》去。

其实,在历史上来说,吕布使用的兵器更可能是槊,而不一定是戟。

戟是戈和矛的“结合体”。因为是两者的联装,所以戟的造型并不是只是一种。有的是偏戈,在战斗中以勾啄为主;有的偏矛,是击刺为主;还有异形戟、多头戟。不过,戟头都是钢铁制品,通常较长一些。还有一种戟刀,曾经被一些专家划为戟的一种,但是也有些专家认不是一类。

“槊”,也叫“矟”,是矛和戟进一步合流出现的,其向前冲击力更集中,更能有效刺穿铁甲。《释名》中写“矛长八尺曰矟,马上所持”。《后汉书》中写到关于建安年间吕面发动兵变要杀董卓,李肃先用戟刺他,“卓衷甲不入”,“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

槊从汉末至南北朝诞生,一直到唐,皆是军队武备中的骄子。遗憾的是,至今并没有出土的实物。所以,并不能完全弄清楚它的具体造型和构造。

矛,是从尖木棒发展而来。

商代以前多用石矛或者骨矛,已发现的最早的铜矛是在湖北发现的商代遗址。

湖北曾出土战国时期的矛,长度为4.36米。

随着适应战场的改良,矛渐渐变为以木棒为芯,外包竹篾,再缠丝涂漆。

不过,像这样的长兵器,在《水浒传》中使用的人也少,更多的好汉使用的还是短兵器。

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我们先来说说“剑”。

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剑,一是广场舞大妈大爷练太极使用,二是挂在家里辟邪或者当个装饰。

PS,走着禹步,挥舞着宝剑降妖除魔的场景,在影视剧里常见,现实中反而并不多能见到道士办这样的法事。

但是,作为武备中的一员来说,剑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之前……

江苏出土环柄骨短剑,年代为前四千年代至五千年代。

甘肃马家窑文化曾出土嵌石刃的骨短剑,年代为前三千年代中晚期。

四川三星堆及江西出土的商代剑——玉短剑、铜短剑,剑身扁平,呈柳叶型。

陕西、河南、甘肃都曾出土过周代的剑——铜短剑,扁茎柳叶型。

河北曾出土过周代的青铜剑,还刻有铭文。

在河南洛阳春秋墓中出土的铜剑,还配以象牙柄、有鞘,可用来穿上带子系佩。

此外,北方地区出土的曲柄或者直柄铜短剑,式样颇多。有专家认为,这能说明我们与欧亚草原的往来,以及文化相互影响。但是,这类剑在西方出现不早于前二千年代。因而,可以判定与中原古剑分属不同文化系统。

不过,这些剑,都比较短,长度基本在30厘米左右。除了装饰和象征身份之外,更多是用来自卫,而非御敌。因而,这个时期的短剑并不是中原地区武备的主要使用。

铜剑在南方吴、越更受重视。因为这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战争双方以步兵为主。所以,南方在这个时期的铜剑要比中原地区的长一些,大多数超过50厘米。在文献中提到的“越王剑”,后来在出土中也有证实存在。

当铜剑的使用和制作达到高峰的时候,铁剑也问世了。

西汉的铁剑均已锻冶成钢。而且有些剑的刃部淬火,刚硬而锋利,脊部不淬火,依然保持转好的韧性。刘胜墓出土的佩剑便是如此。

由于锻冶技术的提高,剑身的长度也越来越长。有史料记录最长的剑为109厘米,虽然没有实物出土,不过,以目前出土的情况来看,锻造这样长度的剑在当时来说也是可能实现的。

说一句题外话,在锻炼剑的过程中,有一些传说。

比如最出名的就是以人祭剑,能出一把好剑。这个传说最为广泛的一个故事,就是干将剑和莫邪剑。现代也有一位铸剑师号称是世家出身,以人骨炼剑出名。

实际上,这些所谓血肉炼剑,神乎其神的故事……都是假的。

在影视作品拭血铸剑问苍天,那属于推动剧情或者还原某个知识匮乏的时代。大家看看过瘾就好了。当然,现代那位是属于哗众取宠的商业噱头。按他那种造法,不如把炉子里火再加大些有效。

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说完了剑,我们再说说刀。

从西汉中期开始,刀在战场上已经取代剑的地位。

这是适应战争的要求,也是适应战场的需要——由于马镫的普及使用,骑兵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马上挥砍要去刺杀敌更来得痛快。且,刀背较厚,不容易折断,更有利于多次使用。

刀从一开始就是铁制为主的。目前出土的一些铜刀,体型较为轻薄,推测为当仪仗使用。

南北朝之后,剑除了在仪仗、佩饰、武术、宗教法术中仍继续使用外,作为制式兵器基本被淘汰了。

唐代“武库令”中有刀制而无剑制。

明代《武备志》(作者茅元仪)中写道“古之言兵必言剑,今已不用于阵,以失传也。”

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弓和弩是射远武器中必备的选项。

现在来说,这两样除了比赛之外,理论上也是属于公民可以合法执有的防身武器。当然,取决于使用的环境——目前来说,除了专业队训练的场地之外,大多数城市里有箭馆或者有些爱好者有适当的场地。

但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基本都是“现代”复合弓(入门买现代反曲弓),而非传统弓。

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比传统弓强度更大,射程更远,命中率更高的就是弩。

汉代已经在弩机上加刻了分度,用于更好的瞄准,提高命中率。还在弩臂的末端增设把手,式样与现代的枪柄接近。

因而,到了《水浒传》好汉们生活的宋代,弩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武器装备了。除了手执,还有其他种类。据《契丹国志》记载,在景德元年的澶渊之战中,宋军用床弩射杀辽军主将,从而促成了宋辽议和,保持了日后百年的和平。

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综合水浒好汉们的武器来看,除了木棍之外,好汉们的兵器无非是铁器为主了。虽然公孙胜和魏定国的兵器是用铜制,不过也是金属,制作环节和过程也是少不了冶炼的。

我们现在提到冶炼,第一想到是类似下图这样的情形。

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而我们提到古代的冶炼,第一反应是类似下图的情形。

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前者是因为新闻报道总配类似的图,后者是受到各种影视艺术作品影响。

我一度也是抱着类似的看法,以为古代的冶炼无非就是点力气活——从火里把烧软的铁打成想要的形状罢了。

后来学了一些课程才悟道,古代的铁匠地位高,那是因为要求高啊。

比如对“火候”的掌握,在那个没有电的时代,对于“火”只能是用不同的人力来控制其温度。那个时代也没有温度计,凭一双肉眼来判断把握这火侯,在现代看来,堪称难以想象的玄学啊!

再比如,锻打的时间……

我们看影视作品里,那些古代的铁匠叮叮当当一顿敲打,往冷水里一扔,就搞定了一件。

事实上,这样的敲打也是有“寸”的。

倘若过了所谓“寸劲”,做不到均匀化处理,各层组织出现“分层”,这兵器的质量会大打折扣的。

即使火候时间把握得当,锻打时间和频次失了“寸劲”,也就是并不是说锻打的时间越长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当好处。

如何恰到好处?

在古代没有仪器的岁月里,完全是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换句话来说,是一次次的失败,和一次次的继续才能总结出来自己的经验。

这简直是古代版的材料学专业,且为了“毕业”要尝试的次数是难以统计的。那些制器名家,除了天赋之外,也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成功的。

因为如此之难,并不是所有铁匠都能打得了兵器,也不是所有的兵器都要制作那么精良。比如即可以杀敌又象征身份的将军佩剑,与上阵杀敌的士兵常用的普及型武器长矛,其制作的水平与时间绝对是不一样的。

矛枪刀剑棒戟鞭勾叉,从《水浒传》好汉的兵器聊聊古代冶炼与武备

由此,我们也能总结出来一点,水浒好汉中的武器或许并不是专门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量身打造的,而是种种机缘得到的。

比如在唐是不允许私人持槊的,但是唐之后五代之乱,曾经的律例已经不再有人认真执行了。

再比如,铜制的武器,唐代之前,甚至于更早已经被淘汰出战斗武器之列,保留了仪仗之用。

西周末开始出现的冶铁,冶钢,到宋代之后可谓已经是较为成熟了——宋代已经用煤冶铁,可以想象其规模化生产的实力。

等等。

从这些装备来说,也能看出来,好汉们的身份是不同,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是不同的,其人生经历也是不同的。

这些原本应该不相干的人,这些原本应该过着不一样人生的人,最后却都上了梁山。倘若他们还有别的选择,恐怕并不愿意放下曾经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相依相伴的亲友同乡,去做一个被通缉的流寇吧?

当法律无法捍卫正义,公道不在人心,这些末路之人,只能与过往割断。没有人人天生想做坏人,皆是被那个社会所迫。当这个世界只能有两种人坏人和死人,想做个好人无路可走,只能拿着能代表自己过往的武器,选择了人生中最后一条路,上了梁山。

尤其是在有一些经历之后,再去读《水浒传》小说时,更能深刻体会到,《水浒传》归根结底是一帮“末路之人”最后“逼上梁山”被迫举事。

说到底,这部《水浒传》真如我的初中老师所言,慎读啊!除了吃吃喝喝、打打闹闹,这也是一部成人暗黑故事呀!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书话

除了炒郁金香,荷兰人还炒过风信子

2021-2-23 18:04:31

书话

和《水浒传》里的吃喝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也不够精致了

2021-3-3 9:44:2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