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黄河边的故事

重读黄河边的故事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进行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随着国家层面一系列的重大调整,乡村社会也迈入了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在大刀阔斧的开展基层工作之前,有必要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乡村所独有的村落文化做一个深入了解,只有搞明白它的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当下,进而才能为中国乡村谋划出更加美好的未来。曹锦清先生的《黄河边的中国》正是这样一部在回溯中国乡村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经典著作。2023年11月,这本书的全新修订版本在东方出版社的努力下出版发行。

《黄河边的中国》初版于2000年,随即便引发了社会、政府对于农村问题和农民处境的广泛关注,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广大中西部乡村的现实发展状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期,经济转型与社会分层几乎同时出现。与沿海开放城市经济飞速发展情况不同的是,内地亿万靠天吃饭的农民在日益增长的多重生活开支及农负税费重压下,打点行囊,主动或被迫离开故土,加入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大潮。

曹锦清在书中说,“当时农村的问题已经被感知到了,尤其是农民负担问题,但是不系统,具体怎么样搞不清楚,这些信息被沿海的光芒遮蔽了”。作为一个社会学学者,农村问题的日益严峻促使他最终踏上了河南的土地。

因为深受梁漱溟、费孝通等乡建前辈在20世纪30年代所进行的中国乡村建设与田野调查的影响,曹锦清于1996年5月—11月深入散落在黄河流域的中原村落,其足迹遍及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走访了数县、数乡、数十家农户,并通过市、县两级党校系统访谈了数十位县、乡、村三级官员,以逐日访谈纪要的方式,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后20世纪90年代正在剧烈转型中的中原乡村的社会生活。

在当时互联网极不发达的年代,广阔农村和庞大农民群体的境况未被明显“看见”。而本书的独特之处即在于,通过日记的形式,作者将每日访谈所得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亦即将农户、乡村干部、县党政机关等中国最基层的一部分群体的心声直接表达于白纸黑字。书中着力反映社会转型过程中小农阶层的利益、情绪与态度,生动展现了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后的广大农民与土地、与市场、与血缘人情网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和问题,也展现了无形却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与人们迫切追求的现代化努力之间的强大张力。至此,20世纪90年代广大中西部农村的农民终于被相对完整地“看到”了。

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2011年,《黄河边的中国》这部“中国内地农村的百科全书”以巨大的现实感与深刻的历史感,被英国《卫报》列入人类有史以来100种“最伟大的非虚构图书”。

而本次对经典进行的全新修订,不仅重新梳理了原版本较为庞杂的内容和作者当年的行动轨迹,更增加了作者近20年来对于中国“三农”领域的新观察和新思考,与原版本中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形成对比,通过作者多年来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体现了“三农”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国家多年来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而进行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作者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国社会的转型远未结束,时间的年轮依然穿行在‘历史的三峡’当中,拉长时间段看,终极较量还是要归结到制度和文化上来,这对于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尤为重要。而我国拥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底色,现今正经由工业文明走向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在此过程中,认清过去民族的“自我”和当下“自我”所处的位置,才能走好真正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书讯

青年学者徐瑾最新力作《经济学大师的通识课》

2023-7-28 21:06:20

书摘

中国经济的数字逻辑

2022-8-7 19:52:0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